风雨小说网 > 明生传 > 第455章 苏州

第455章 苏州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xs.co,最快更新明生传最新章节!

    江南之地,锦绣天堂,苏州烟雨,天堂中的御花园。

    山美水美人美,自然世家大族,士子饱学之辈不胜枚举,历代的名人多的就数不过来,只说眼前的一个,文坛泰斗钱谦益。

    苏州府缘何繁荣如斯?唯织造尔。

    苏绣冠绝天下,这苏州城的绣女怕是都要超过十万,若是乡村镇店的大姑娘小媳妇都加在一起,二十万绣女总是有的,这便是苏州繁华的本钱。

    运河船只南来北往,丝绸锦绣转运八方,商贾云集,码头更是人声鼎沸,只靠着运河吃饭的纤夫脚夫等苦力就不下万众。

    奈何今日街巷却是少有人踪,偶有走路者,也是行色匆匆,生怕被人撞见,犹如做贼一般。

    有游巡兵丁在街面上往来穿梭,有衙役在鸣锣示警,晓瑜市民莫要出街,阖城戒严,有乱窜者以贼匪论处!

    百姓都是关门闭户,神色惊疑不定,有土狗乱吠都会被主家打死!生怕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宋国大军来袭,近佐的常熟,太仓,昆山已失,那大军在昆山暂时修整,苏州阖城百姓尽知。

    这几日间,满城贴满了宋军的安民告示,无非是赵大少的讨明檄文,宋国的立国之策云云。配合早已在街头巷尾暗中传唱的童谣,就显得不是那般突兀。

    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避免城中百姓慌乱,自己将自己给拆了。

    可哪有恁般的顺利,那是大几十万人口,不是木头,人心惶惶自是难免。举家逃难,贱卖家产,高抬米价……人生百态尽显其中。

    就都是被宋军吓的,也不能说是宋军,应该说是对战争的恐惧,看人街头斗殴都要远离十丈,就不要说成千上万之人挥刀乱砍。

    会死人的,刀枪箭矢不长眼,哪个寻常百姓不怕?

    苏州知府史应选算得上一员能吏,城中乱象初显,便张榜戒严,阖城禁足!

    宋军行动再是迅捷,也需一城一的攻打,入城要安民,要震慑宵小,要维持治安,要协助文官接手民政。

    这便给了身处内陆的苏州城缓冲时间。

    苏州城人口大几十万,官府衙门繁多,有游巡,有巡检,有漕兵,有衙役,算之便有四千之数。

    城中退隐或者当值的大明官员比比皆是,都是世家大族,家丁护院又可凑出千数。

    码头有苦力近万,城中青壮不知凡几。

    只要肯舍出钱粮赏赐,史应选自认为这苏州未必不能守住一时。

    “钱师!如今情势危殆,征召壮丁容易,可让彼等拼命却难,没有赏格是不成的。

    可府库之中空空如也,学生欲要号召城中士绅捐饷,共克时艰。还请钱师相助学生!”

    府衙之中,数位高冠儒者坐定,苏州知府史应选执礼甚恭,对一年近五旬老者言道。

    此人正是东林泰斗,文坛领袖钱谦益,老倌同温体仁争权不过,辞官于家赋闲。

    这却比当值还要舒服,讲学,会友,秦楼楚馆吟诗作赋,学馆书院臧否时弊,终日被士子书生簇拥,莫不以师礼待之。

    官不官的已然无所谓,这就是人生巅峰。

    当其时,苏州有太仓士子张溥,张采成立复社,以文会友,探讨学问经典,一时在士林中风头无量,只苏州便有两百余复社成员。

    成员都是近佐品学兼优,有望仕途之辈,但有一点,大多都是些没有实际为政经验的白丁,学问再是精熟,讨论的问题难免流于肤浅。

    却往往自以为高瞻远瞩,对朝廷施政各种不满,诸般抱怨,为朝中实权人物所不喜。

    数日前,张溥延请钱谦益,瞿式耜两位赋闲大佬前来苏州讲学,不想刚刚入得苏州,那宋贼大军便倾巢而来。

    太仓,昆山,常熟接连失守,人心浮动,哪里还有心思讲学问,一个个彷徨忧虑,茶饭不思。

    无它,钱谦益,瞿式耜老家常熟,张溥老家太仓,更有为数众多士子家乡俱都落入宋军手中。

    都是大家族,书香门第,家眷少则十数,多则近百,那宋军是否会为非作歹?是否会杀人害命?

    这可真是要了亲娘老命,有激动的就大骂朝廷无能,军将畏敌,闹哄哄上街聚众,围住府衙要求朝廷发兵平叛。

    也不能怪他们不晓时事,都是读书读傻了的,脑中是非黑即白,非官即匪,凭着一股子热血行事,管你兵在何处,将在哪里,总之就是官员失职,军将无能!

    这些人都是有功名在身,打骂不得,拘押不得,就只能好言相劝。

    知府史应选却是烦死了这帮戳鸟,本就焦头烂额,你们这些大明的后备官员不但不帮忙,还特么添乱。压服城中的百姓已然不易,怎的?你们怕不够乱?

    劝说无用,方才将钱谦益,瞿式耜二位请来府衙,一为请二人压服士子,让彼辈老老实实呆着,别特娘的添乱,二为利用二人的威望,号召城中权贵士绅出人出钱出力。

    钱谦益虽也心忧家眷安危,但毕竟是经年的老官员,城府还是有的,听闻史应选所言,沉思言道“国难当头,老夫义不容辞!只是南京可有消息传来,援兵几时可至?”

    史应选咧嘴苦笑,言道“钱师,学生也不知。据查,宋贼兵分三路,一路走水去往南京方向,一路走陆路去往嘉兴,杭州方向,还有一路便奔我苏州。

    贼势甚大,约有十万之众,便是苏州这一支偏师,亦是军兵过万。

    学生料南京应先行应对走水路之贼,至于苏州所面对之敌,这…….这却是要凭我等自己的手段了。

    哎!万难!”

    瞿式耜不禁怒目圆睁,厉声道“食君之禄,当忠其事!城中人口数十万,可战的壮丁又何止数万?

    史知府莫要气馁,老夫当鼎力助之!”

    史应选起身拱手拜谢,呐呐点头。

    瞿式耜其人性格倔强,嫉恶如仇,曾为户科给事中,因得罪了周延儒,温体仁而致仕,老倌也是刚烈,贼来干就是了,想恁多有甚的用处!

    这人就不能顶撞,不然喷死你,听他说就是了。

    “钱师,瞿师,那府外的士子尚在静坐,您二位可否?”史应选苦着脸言道。

    “老夫自会料理彼等。”瞿式耜抬手问道“城中兵甲器械可足够?”

    “没有……”

    史应选驴脸拉的老长,闷声道“库房中刀枪不过千把,箭矢不过万支,又都是老旧的。府城身处内陆,军械并无过多的准备。

    学生已将城中铁匠尽数征召,用以打造器械,可也是杯水车薪,一日又能造得几把。”

    瞿式耜想骂人,可这又不是史应选的错,谁又能想到江南腹地为贼所攻打。

    这若是有人在年前提议江南州府加强军备,怕是要被人用口水喷死,钱多的没地方花了?边关都没饭吃呢,你苏州杭州好意思大兴土木?

    事到如今也只能寄希望于城中百姓同仇敌忾,锄头棍棒,锅碗瓢盆有什么用什么,最起码金汁是不缺的。

    可这民心当真就在大明一边么?

    瞿式耜笃信不疑,钱谦益却是顾虑重重,所以他不说话!

    江南百姓多平和温雅,打架斗殴都少见,多以嘴炮解决纠纷。血勇之气,好勇斗狠就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不然当初也不会任由百十个倭寇晃荡到南京城下,耀武扬威。

    除非宋军做出了屠城灭门,令人发指之举,惹得百姓人人不自安,迫不得已反抗。

    可事实上宋军又没有什么恶行传入城中。相反,宋军每到一地,便大行兜售米粮,平抑物价,更设立粥棚接济无产无食之人,贫民百姓并没有因为战乱而无衣无食。

    人家不抢不夺不扰民,买东西给钱,住客栈付费,大军多在城外驻扎,便是入城之后也是入驻官署,地方不够就沿街搭帐篷,所占州府莫不是如此行事。

    入江短短半月,这消息已然传遍四野,如风一般刮遍江南大地。

    我华夏的百姓最是安于良善的,只要朝廷不盘剥过甚,那就是好朝廷,只要一任县官能修得几座木桥,那就是泼天的善举,难得的好官。

    对于丘八的要求就更低,只要不抢劫不夺妇那就是好兵。

    如宋军这般秋毫无犯,公平买卖,着实千古难寻!

    这样的军,这般的兵就没办法令人反感。

    两相对比,这大明的兵丁就不够看,甚至令人讨厌,寻常百姓莫不以当丘八为耻。

    人心这东西就在一点一滴中慢慢转变。

    当然,不论宋军如何做,总有人对其咬牙切齿。

    宋国的举措很多,除了核查土地,抄没隐田,一体上税,取消军户,匠户区分之外,更带来了大量的宋国商人,尤以粮商,盐商居多。这就不知道割了多少人的肉,断了多少人的营生。

    于赵大少而言,米粮食盐是民生之本,那些囤积居奇的无良商贾无异于都是喝人血而自肥之辈。

    老子也不用动用强力搞死尔等,说出去好活不好听,没得让百姓误会。

    就是要用常规的商业手段逼死尔等,你拿食盐当金子卖,我大宋的商人就卖白菜价。

    食盐这东西制作简单,存贮方便,之所以价格恁的高额,就都是官商勾结,垄断的产物,也是作孽!

    没的说,必须弄死!

    不待见大宋的还有很多,俱都逃来了苏州,指望着朝廷能为自家出气!

本站推荐:毒妃在上,邪王在下逍遥游寒门崛起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神医凰后银狐天医凤九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不朽方士寒门状元

明生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风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庸石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庸石君并收藏明生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