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 豆蔓儿青青 > 014 人活一张嘴

014 人活一张嘴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xs.co,最快更新豆蔓儿青青最新章节!

    除了特产山药小有名气之外,瑞城是个毫无特色的江西小县城——没有特色旅游、没有特色经济,农业没有规模化,工业发展也没有集群化。

    农田大一块、小一块,又普遍高低不平,至今还是原始的手工耕作。

    工业更是零散,虽然市政府早年已像模像样的规划建造了工业园区,成立了“园区招商办”,但制造业却一直很是凋零。就业机会太少,青壮劳动力80%出外务工,留下的都是些老老小小,或机关单位公职人员。

    大片的耕地荒芜,农田的庄稼也是种得零零落落。一座城,留不住人,就活泛不了经济,随之而来的社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老人老无所依、未成年的娃娃们骑着摩托车四处乱蹿,离婚率也是高居不下,就更别说税收状况和GDP总值了。

    几任政府卯着劲地招商引资,苦下重本,然而招来的却多是一些打着投资的旗号,来圈地、占地的投机商们。几十亩广阔的土地上,只象征性的盖上几幢单层的铁皮厂房,租些设备做做样子,剩下就只需要雇个看门的守着地皮罢了。无良的资本家们想方设法的拖延投资,盘算着等到哪一天,可以钻一钻政策的空子,用这些土地赚些省心的大钱。

    偶尔也会来几家真心尝试发展实业的工厂,却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由坚持不下几年。不是苦于技术劳动力严重短缺,就是周边配套设施跟不上,大型设备经常会停摆,要从千里之外调派师傅过来修机、调派管理人员过来运营。物料、辅料也几乎全部要从外地调配。员工每月的流失率长期在70%以上浮动,根本没有办法满足淡旺季的订单调配需求,更不要说长期稳定地满足一些高端品牌的技术要求了。

    一线的员工们,来自远近四十多个不同的乡镇。工人们之所以会选择在家务工,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方便照顾家中的老小,所以工厂的宿舍是没有人去住的。

    工人以中年妇女居多,全部都要早出晚归,每天早晚由工厂雇车接送。即便如此,工人们也常常是一言不和就甩手不干了——反正有男人在外面挣钱,自己也不是等这份工资吃饭。而且到处招工的多的是,再不济,去工地上做小工也行,每日还可以现结工资,时间上也自由,工价最低也有150一天呢。或者去自家附件的加工作坊做小时工、去餐厅洗盘子,每天也有40到60块收入。

    进到工厂,就要受工厂的多种约束,有订单时便有事做,订单接不上了就没事做,收入是计件的,却还非要你定时上下班,在这里空耗着。就算每天有事做,普遍月收入也只在1600百块左右。从工人的角度来看,进工厂,确实并没有什么很大的吸引力。工厂倘若想要作出改变吸引工人,除了要考虑长期发展的收益、成本,得到上头老板的支持,也还要顾及来自当地工业协会的施压,考虑当地企业的薪资“平均”水平。

    工人们的收入太低,每月收入额又不稳定,一线的工人们频繁更换工作便成了常态。

    别看这收入水平一般,可叫人出奇的是,瑞城的消费水平却丝毫不弱。

    尤其是逢年过节,要是刚好从北上广“打工”回来,你会很惊异的发现,超市的东西怎么比外面贵那么多呢?尤其是吃的、喝的、零食啊、酒什么的。而且采买的人还都跟抢似的一车一车地搬,收银台永远排着长龙。

    你一时之间真有几分纳闷儿:这些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们,平日里整天在微信群哭穷叫苦,拍出来的工资条数额叫人心酸,可而今个个穿戴时尚、描画得唇红面白。显得你们这在外面“捞钱”的,反而跟个乡巴佬似的。连收入最低那个表妹,也金链子高调的挂在高领毛衣外头,手上的大金镯子碰得麻将叮当响呢。

    瑞城人还特爱吃,特舍得吃,对“吃”的执着与热爱,在夜市一条街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人活一张嘴嘛,毕竟这“吃好”,才是对生活热爱的最本质体现嘛。

    市中心有一条赤马二路,是一条被整齐规划的夜市街,俗称“夜市城”,专营晚餐和宵夜。往来双车道的马路,无论春秋冬夏,每天晚上都被个体户们用雨篷齐齐整整地搭满四十多家餐饮大排档,清一色墨绿色防水布,家家三四十平米,方方正正,一样大小。至多摆得下七八张餐台,多半都是夫妻开档。每晚七八点钟,正是家家生意火爆的时候,要是忘记订台或者去得晚了,你想吃的那口,可能都找不着空台了。

    夜市大排档的厨师操作间,都统一布置在雨篷的一角,厨师洗、切、下锅、上料、兜锅、装盘……刀功好不好、料鲜不鲜?龙虾、螃蟹壳儿刷得干不干净?掌勺的功夫高不高妙?吃客们一眼望去尽入眼底。高窜的火苗子、菜入热油锅“哧啦……”的爆响声,各式美味炒爆溜炸烘、煎烧焖蒸煮的阵阵鲜香,漂亮而穿着“迷你”的啤酒妹往来穿梭,火热的场景伴随着各式浓郁的异香,卤煮、小龙虾、锅包肉、鸭四件、卤牛脚、鱼面……吃一餐饭如同看一场热闹的大戏,逗引得过往行人肚子里馋虫直往外蹿。厨师身边不时晃荡着挑剔“巡视”如监工的食客,还有一些借拉话儿“偷师”的家庭主妇,或直接来讨要“秘方”/“秘料”的厨艺爱好者们。

    呛人的油烟,高蹿的火苗,正是这夜市档独特的点缀。

    还有那些卖唱的、卖花的、讨钱的、发广告的,身着奇装异服,四处游走逗乐,油嘴滑舌的腔调、堪称练家子的口才,尤其让那些两杯小酒下肚、正吃喝得起劲儿的“老板”们油然而生一股优越感。

    生意如此火爆,满街弥漫着诱人的香气和热情的吆喝,引得那些过往的行人、客商们不免口水直咽,忍不住要坐下试试口味。夜市城走的是平民路线,价格实惠、性价比很高,而且家家都有那么一两道拿手的好菜。这家不爱换那家,任君选择,随你喜欢。

    015黑漆漆的赤马路

    秦军家的老屋,就在赤马路边上不远。秦军每日在老娘那儿吃完中午饭,便常与三五老友相邀着,在陈姨小卖部的麻将馆里搓起麻将,一搓就是一下午。

    嫁到城里的谷晓月,直到婚后生下儿子胖胖,才逐渐察觉到,秦军不仅牌技娴熟,还瘾大得很,经常打到半夜三更才回家,功夫都是练出来的。

    而且虽然秦军是厨师,但在家里他从来不掌勺,都是吃他老娘煮的现成饭菜。即使是偶尔小两口自己开伙,他也是光站在一旁指挥,说是教晓月学,慢慢把晓月的厨艺倒是调教得越来越上道了。晓月笑他说他已经成功的把自己从厨师升级成了厨师长。

    夫妻两人都没有稳定收入,婚后虽然与公婆兄嫂分开另住,却时常被叫回到婆婆家吃饭,即使是后来有了孩子,也是婆婆一手在带。

    秦军每天只顾着打牌或者钓鱼,晓月见到小区里有些妇女和老人在做一些从工厂拿出来的手工零件加工,便也跟着做,当是消磨时日。初初开始学做的时候,一天做足七八个小时才能勉强赚到十七八块钱,后来慢慢做熟手了,也只不过一天能做个三四十块钱。倒是勉强实现了经济独立,不必再事事伸手向秦军要钱了。有时候去婆婆家,她还买点菜或是水果捎带过去。有时干脆就自己随便煮着吃一点,懒得往婆婆家跑。即便大哥大嫂和婆婆如何热情大方,晓月也懂得自食其力的重要。秦军可不管这么多,他都吃了这么些年了,早就成了习惯。往往是打完牌就直接跑回老娘家吃吃喝喝。他看不上晓月赚的这点小钱,时常笑话她就会下死力。

    晓月倒是知足得很,心中觉得这生活至少比在乡下务农要强一些吧?

    秦明是秦军大哥,在瑞城开一家旅馆。平时好结交一些生意人,为人仗义。

    婚后不久,秦军在秦明的帮衬下,办了个夜市经营执照和卫生许可证,买回来全套的帐篷、桌椅、餐厨用品等家伙什,在夜市城做起了餐饮档的小老板。

    夫妻俩每天下午四点开始摆摊,凌晨一点收摊。白天不忙的时候他便时常去打打麻将,每天都跟晓月说自己赢了,老婆便也不管他。有时天气适合,他也去河湾钓钓野鱼,常有所获:清一色的二寸白条、小小一尾野生的桂鱼……不时就能在晚上为客人整上一盘“爆椒小野鱼”,油光碧绿的爆青椒衬着焦香的小野鱼,是引人口水直冒的下酒菜,几乎是只要有货就必然被抢订。或是奶白浓郁的鲫鱼汤,秦军细心用纱布裹好煎到金黄的鱼身,这可是专补小儿妇女的佳品,特别是“发奶”效用奇佳,有刺是绝对要不得的。机灵的秦军每次都早早打电话给“熟客”:“哥,今晚有鲜货,带嫂子来试试……”客人结帐时夸他:“小秦,锅爆肉做得正宗喔!我家这个薯粉饼子怎么都烙不成形啊?”“哥,这东西得慢心细烤,费功夫,下次您来我提前跟我说一声,我烙好一份儿给您带走!”秦军大方地回道,顺带又约多了趟生意,大家欢喜。

    晓月的儿子小名叫胖胖,真是有够胖的,生下来就足足十斤。浓眉大眼小红嘴儿,见人就笑,整个一尊小弥勒佛似的。孩子的姑姑在县城做护士,婆婆听从女儿的指导,每一小时给孩子喂一次水,两小时喂一次水果,比晓月这个做母亲的还要细心。外公外婆也稀罕他得很,久不久就到街上来探望他们,瓜果蔬菜、粮油米面不停地往他们这送。外婆抱着胖胖就亲不够,嘴里不停地赞叹:“我胖儿真好看!”就连孩子无意间摔个奶瓶,外婆也要赞一句:“哎哟胖儿真能,真有劲,摔得一砰喔!好能!”

    晓月难为情的说:“妈,这有什么能的?真是!”外公在一旁感慨地轻笑着:“由得她吧,她看着高兴!天天念叨要来看胖胖呢。毕竟又是一辈人了,枝枝蔓蔓,都开始开花结果喽。”

    到胖胖长得大一些了,便每天放在城东,由奶奶带着,秦军夫妻俩几乎不用操心。轻闲的时候,才由奶奶领到夜市城或由他父母领回自己家玩几个小时,父母生意忙起来顾不上了,便又由奶奶接走。

    胖胖是夜市城的开心果,附近摊档的老板都喜欢逗他玩。拍拍他胖墩墩的屁股,捋捋他乌油油盘曲的短发。

    胖胖怕热,容易生痱子,奶奶随身带着干毛巾和痱子粉,不时赶上来给他擦一擦,抹一抹,脖子一圈总是白扑扑一片。

    可能是为了让孩子更凉快些,奶奶总是给胖胖穿着那种短短小小、洗得有些敞口的白背心。

    小家伙时常在几间摊档来回奔跑,跑得胸前两个**直晃。跑累了,便抱瓶冰汽水,爬上摞得高高的塑胶靠椅里窝着,一见客人起身,就赶忙用那稚气的童声慢悠悠地朝他妈妈叫唤:“老板娘,老板娘,买单买单!”逗得客人直乐呵。

    虽说守夜市辛苦,可两人的小日子过得也算悠闲自在。

    这天下午,秦军打完牌回家,准备歇一会就去开档。刚上到三楼就从楼梯间窗口处望见晓月牵着胖胖到了楼下,眼珠子一转立马计上心来……布置停当,他自己忍着笑躲在上一层的楼梯扶栏处窥望。两母子聊天的声音越来越近。

    “妈妈,今天珊珊姐姐有糖吃,都不给我吃。”

    “是吗?是什么样的糖啊?”

    “是长两个角的、红色的糖。”

    “胖胖想吃吗?”

    “那个糖里面……里面还有那种稀稀的糖呢。”

    “胖胖想吃对不对?”

    “想吃,可是珊珊姐姐没有给我吃。”

    “这样啊?咦,胖胖快看也,一百块钱呢……哪个傻逼掉的?”晓月左右转头望了望,见四下无人,自顾自的说道:“赶紧藏起来,发达了,明天给我胖儿买糖吃喔,啊哈哈哈……”秦军捂着嘴赶紧跑上楼去开门,心里为自己的狡诈聪明得意不已,这傻娘们儿这下得开心好些天了。

    夜市城菜式虽多,但大笔的利润全靠酒水的销量,一般的小菜是赚不了什么钱的。瑞城闷热的夏天,是夜市生意的旺季。

    烦躁闷热的夏夜,一口冰啤酒入喉,人也清爽了,气也顺了,一天的疲乏已被冲走大半。夜市街晚晚都灯火辉煌、吵闹喧嚣,三五个小菜,一两箱啤酒,能喝到夜半三更。

    白天的夜市街却格外地冷清,隔几步就有一滩滩的油污,冒着食物腐烂的酸臭气,没人愿意行走。

    赤马路变成了黑油路,叫人实在很难想像,每晚这些污水的臭气,是如何被那些浓重的食材香气所遮盖的。

    出于环境保护和市容整顿的刻不容缓,市政府在夜市街运作了三年之后的某天,突然间发文,禁令在赤马路经营露天餐饮,所有摊档,如仍需经营,一律经重新培训、考核上岗后,搬迁到市郊长河附近的新夜市城去经营,并定期接受卫生监督检查和环保抽查。

    秦军跑到新夜市城去看了下,不光位置偏僻、蚊虫密集,摊档格局也变成了室内形式,总共就十余间铁皮棚子模样的小屋。这根本就与城内餐厅没啥分别了,谁还会跑这么远来光顾这铁皮屋子排档呢?秦军瞬间失去了信心。

    反复思量之后,秦军问晓月:“要不咱俩出去打工吧?过年跟你弟一块儿去广东打工。”“可我舍不得娃娃……”晓月眼泪涟涟。“娃娃有我妈带,好着呢!再说娃娃以后的花销也大着呢。现在城里到处是厨师,酒店招厨师才一千八一个月。你去工厂做女工也才千来块,还得上夜班。听说在外地怎么也有三四千一个月呢。咱们干一年就回来,就算干一年再玩一年,也划得来啊是不是?”秦军的帐向来算得比晓月快。

    晓月泪眼模糊地望着他,觉得似乎有几分道理。在外面苦干一年,顶在家里上两年班的收入,就算是干一年玩一年,下一年回来不工作了,日日夜夜光陪着娃玩,也比现在在家里拿这点工资要强,反正在家上班一天到晚也顾不了娃。打定了主意,晓月便拨通了弟弟谷一鸣的电话。

本站推荐:超级全能学生官梯神级透视神藏我的微信连三界甜蜜婚令:陆少的医神娇妻医品宗师无上杀神撩倒撒旦冷殿下修仙高手混花都

豆蔓儿青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风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钟晓111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钟晓111并收藏豆蔓儿青青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