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 长生门:从大明开始 > 第68章 钢铁舰的野蛮制造法

第68章 钢铁舰的野蛮制造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xs.co,最快更新长生门:从大明开始最新章节!

    能登的夏季并不炎热,但建造却如火如荼。

    俯瞰之下,蜿蜒曲折的围墙下,唯有南北门热闹非凡。

    南门大大小小的人力、畜力板车络绎不绝,其承载的物资被源源不断地驳运进内城的几大仓库,在城门以外的倭人劳工看来,古怪围墙内仿佛是有饕餮存在,成年累月地吞噬木材,矿石。

    北门与巨大的码头毗邻,8座巨大的船坞有7座处于运转当中,工人忙碌的身影如蚂蚁般川流不息。

    城内铜,铁,木器,油漆等作坊更是火力全开。

    各处都能见到韩愈协调各方的忙碌身影。

    而看似平静的温泉大宅,实则另有小型铜、铁作坊,阿福带领20位大明匠人以流水线作业的方式,将气枪批量生产的事情包揽了去,日产30套不在话下。

    陆长生带领20位大明匠人,针对全铁舰船的建造事宜,已经反复研讨多日。

    “东家,那就只有先建泥模这一条路可行了!”

    “不过小的以为,可以只铸造空壳船身,至于甲板,舰楼都可以待船身成形后,以钻孔、铆接之法将之牢牢固定,最终形成牢不可破的整体。”

    有人当即附和,

    “我等虽愚笨,研究多年仍解决不了东家所说的铁板焊接,但老方此举未尝不可,相当于铸造一口铁锅,漂浮在水上轻而易举,至于水面之上的舰楼,甲板使用铆接虽不能防水,可它并不在水下受力,咱们只要在缝隙处涂抹胶水,油漆就好,至少下再大的雨,也能保证甲板上的一应缝隙不会渗水到船舱之下。”

    陆长生心中暗自好笑,

    ‘这特么不就相当于先铸造个浴缸出来,再在上面封盖,堆叠上层建筑?’

    ‘方法虽笨拙,但倒不失为一个没有电焊手段的取巧之法。’

    凝眉道,

    “那这工程可是相当浩大啊!”

    匠人们纷纷摇头,摆手,

    “东家这劳力有的是,既是破天荒头一遭建真正的铁甲舰,再辛苦又如何,咱们与有荣焉!”

    “是啊,东家,倭人又非我大明人,东家您平日里待他们可不薄,再说这点事又算得上什么苦活?吃不饱,穿不暖才是真的苦,力气这东西,今日用完,明日又回来了,怕个甚!”

    陆长生为众人分析数据,

    “浇铸需要一次成型,如此庞然大物,想在一时半刻间将铁水灌满,难度不小。”

    “图纸你们也看了,船身长15寸,上口面宽4寸,从最下面龙骨到甲板垂直高6丈,即便船壁厚度只有半寸,如此体积至少需要……”

    陆长生在纸上写写画画,很快算出了大略,

    “至少需要240吨铁,也就是30万斤铁水,而咱们的高炉一炉也只有3000斤左右(约等于2.4吨)。”

    众人齐齐倒吸一口凉气,

    一个高炉一昼夜能产8-10炉铁水是不假,但浇铸工作不可能等你一炉一炉地烧出铁水来!

    那得需要多少个高炉同时供应铁水?!

    恐怖如斯~

    “岂不是说要100座高炉……”

    “嘶~”

    众人的嘈杂已被陆长生忽略,他此刻陷入了深思,

    且不说百座高炉同时熔炼是否夸张,只说如此多的铁矿,以如今的开采技术,运输能力,那小胖子没有一两年时间,怎可能凑齐?

    可这还只是船身,再到作为加强筋的隔舱板,硕大的甲板,里面的机组…

    这还是自己有心保守,虽高度与长生号相当,但长宽已是缩减了一半的结果。

    可笑自己一直顾着设计个中布局,却忽略了最基本的原材料问题。

    摇头失笑,

    ‘也是这些年从来没操心过原材料,想入非非了,小胖是好用,可也不是万能的啊!’

    随即又是一阵咬牙切齿,

    ‘网文误我啊!谁特么说穿越古代能搞铁甲舰来的,哈…啐~’

    ‘我一问钢板焊接是怎么实现的,二问落后的开采,冶炼技术下,哪来那么多铁供你造的!’

    陆长生脸色不断变幻,众匠人齐齐噤声,大多心里忐忑,生怕错失了参与建造第一条铁甲舰的机会。

    陆长生苦笑喃喃,

    “罢了,还是建迷你版的吧,权当是模型了,留待后人发光发热去吧!”

    众人齐齐松了口气,东家没放弃就好。

    陆长生在黑板上画示意图,式样与图纸上的一般无二,只是尺寸标注作了更改,

    “船长8寸,上口面宽3寸,垂直高4丈,壁厚半寸,如此一次性浇铸船身仅需80吨,也就是10万斤铁水……”

    有匠人惋惜道,

    “东家,若如此怕是无法远航啊…”

    另有人反驳,

    “没听东家说嘛,咱们只是给后人打个样,待日后咱大明的铁产量上去了,再依葫芦画瓢就是!”

    ‘大小不够,就拿科技狠活往上堆,权当是送给永乐大帝的登基之礼吧!’

    陆长生如是想,又默默思量了一番可行性,才以命令的方式宣布,

    “空出的那口船坞,往地下挖出船身的外形,再以耐火泥修整匀称,最后再刷一遍防水油漆,以杜绝地下渗水。”

    “再扣除壁厚,以木头为主作出小一号的船身轮廓,此轮廓底部也需涂抹耐火泥,整体木轮廓要结实,方便吊装在船坞顶部。”

    “待木轮廓建成后,再降落至挖好的地下轮廓之上,并固定好木轮廓的位置,令二者之间恰是船壁厚度的空隙。”

    众人已自动代入画面。

    “在船坞外的地面之上建一座外以砖头水泥加固而成的蓄水池,内里填充耐火砖,长宽高3丈,高3尺足以。其留出两道放铁水口,直通船坞模型两侧浇铸口。”

    “再在这存铁水的池子外围建造一排双倍大小的熔铁炉。”

    “只待万事俱备,齐齐熔炼,将各自产出的铁水流进蓄水池,以其保温性一时半刻凝结不了,待铁水囤积足够,开闸放水!”

    浇铸这些匠人都是行家里手,不过陆长生设计了这个缓存的保温池,倒是新鲜。

    “东家此举甚妙,各炉远近不同,却能以最快的速度将铁水汇集到一起,有了保温池,即便汇集时有所延误也是不惧的,而水满放闸恰可保一气呵成!”

    陆长生对细节并不担心,这些人一个个手工艺都是甩后世人几条街的存在,扫视众人后补充道,

    “此准备过程不用急,急也没用,咱们至少得等铁料汇集才行,需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那胖子张罗。”

    “所以咱们就定在明年9月天气最炎热的时候浇铸,有这么久的时间,诸位可以好好准备。”

    “而这段时间,你们每日下午都到我院子里的小作坊做事,我会带着你们准备铁甲舰上所用的机组。”

    众人齐齐应是,一个个开心无比,跟着东家做,那必然又可以学到新本领的。

    时间就在这样的忙碌中快速流过。

    景田下村烦恼并快乐着,他如愿以偿吞并了武田家族,自身的地盘与实力再度翻倍还多。

    苦恼的是尽管他不遗余力地为陆长生搜罗资源,可陆长生好像没了再扶持他继续扩张下去的打算,而是与实力仍远在他之上的上杉家族达成了某种协议。

    尽管陆长生没有正面回应,但负责送货的下属已经不止一次看到上杉家族的车队也运送着铜铁矿石去了新城。

    上杉家族自然是感受到了危机,主动来示好。

    此举正中陆长生下怀,两只黑手套替他张罗资源岂不更好?

    陆长生书房。

    “内陆如此多的家族势力,你们二位就没必要相互敌视了。”

    “上杉什么来着?”

    来的是上杉家族的嫡子,一个不足170的俊秀青年,自称曾在大明拜了先生,学过几年儒学,一副书生佳公子打扮,大明话确实比景田下村流利多了。

    青年坐直身形,拱拱手道,

    “上杉条一,不过陆先生可以称呼鄙人杨善水,这是我的老师为我取的名字,我很喜欢!”

    陆长生很欣慰,这小子倒是很崇尚大明文化,点点头笑道,

    “杨善水,好名字,你的老师确是有学问的,且为你取了这名字,对你的关怀可想而知。”

    “陆先生谬赞了,在大明时鄙人早已听闻陆先生大名,那真是如雷贯耳,却不曾想高人就在身边,这些年真是错会了!”

    陆长生没空跟他寒暄,继续道,

    “善水啊,要求你也大概知晓了,我再赘述一遍,陆某没兴趣占金银、抢地盘。”

    “只是因为倭国矿业资源开发的极少,而灌木又多,能满足陆某造渔船所需。”

    “你们两家如今毗邻,与其相互耗损实力,不如各自对外发展。”

    两人齐齐抱拳,

    “先生说的是!”

    “下村全凭主人吩咐~”

    “那好,上杉家族朝北,景田家族朝南,30-100之间的枪手都可以助力你们扩张。不过一次征战支付每人50两黄金,这不多吧?”

    两人齐齐点头,

    “不多,不多!”

    “很是公道。”

    “那些资源你们尽心尽力就是,尤其铜,铁矿,”

    说道这,陆长生面色冷肃,

    “莫生出不该有的心思,那些枪每次只能打出6-7发,之后便如废铁一般,即便你们真的得了去,也不可能仿制成功,反而连累家族!”

    两人齐道不敢。

    实则两人来拜见陆长生之前就有过一番交流,当胖子从杨善水口中得知陆长生与大明皇族密不可分的关系以及其个人能量后,原本心底生出来的一丝觊觎,彻底烟消云散。

    打发了二人,陆长生又一头扎进了小作坊。

    8月,以鲸油为燃料的单缸手摇柴油机问世。

    12月初,以柴油机驱动的发电机问世,同月陆长生的温泉大宅有了明亮的灯泡,晚间再不用点油灯。

    其实登陆倭国的第三个年头,陆长生已在机缘巧合中得到了钨矿石。

    这几样跨时代的东西,陆长生并不打算公布或者量产,完全是为了那艘作模版的铁甲舰。

    还是那句话,大明的基础匠造技艺还需民间自主研究,不断提高,不适合拔苗助长。

    这条20来米长的迷你战舰,吃水并不深,完全可以在长江里航行,这便是陆长生大舰求而不得,退而求其次将自身掌握并能实现的,尽数装配上去。

    纯粹为了留给朱棣去组织研究,等他们研究透彻了,至少也需要数十年功夫,届时大明整体国情应该跨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正好可以用到这些技术。

本站推荐:毒妃在上,邪王在下逍遥游寒门崛起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神医凰后银狐天医凤九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不朽方士寒门状元

长生门:从大明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风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香烟证道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香烟证道并收藏长生门:从大明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