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 观梅录 > 第四章 泰

第四章 泰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弃宇宙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xs.co,最快更新观梅录最新章节!

    邵雍收拾好地上的瓷枕残片,墙角旮旯都检查了一遍,确定没有小动物再来干扰,就把贴在四壁的爻辞一张张扯下来堆在书桌上。

    当初写一张贴一张,倒也没觉得写了多少,这会儿摞在一起竟然也有厚厚的半尺之高。

    他把“地天泰”和“山风蛊”这两个卦的爻辞单独抽出来放在一边。

    油灯的火苗摇曳,屋内影影绰绰。

    邵雍历来秉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几乎不在灯下读书写字,一来可以保持视力清晰,二来可以防止疏忽大意导致的火灾。

    光线不明,做什么事都要耗费成倍的精力,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把毕生心血搭进去,实在是没必要。

    好在他记忆力极佳,易经一书几乎可以倒背如流,书中之词可以信手拈来,这会儿就是闭着眼睛他都能写出来。

    泰卦的卦辞。

    泰,小往大来,吉亨。

    爻辞。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德尚于中行。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减震五舅,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蛊卦的卦辞: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爻辞:

    初六:乾父之蛊,考无咎,厉,终吉。

    九二:乾母之蛊,不可贞。

    九三:乾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六五:乾父之蛊,用誉。

    上九:不事王候,高尚其事。

    从古至今,研究玄学的人很多,师传的门派大大小小不一而足,对易经卦辞爻辞的解读众说纷纭,个个都标榜自己学的才是最正宗的,多少年来也没个结果。

    唯有一点,在大家共同的认知里,无论是失传的连山也好,归藏也好,或是流传至今的周易也好,必须有卦辞有爻辞,还有孔夫子批注的象辞,这才是正宗。

    尤其是在唯有读书高的读书人眼里,凡是演易却不提《易》中辞义,哪怕射覆占算的水平再高,也只能沦为达官贵人的附庸,闲时供人取乐解闷罢了。

    邵雍也曾经是这么认为的。

    他青少年时期即师从于卫州主薄李之才,学的是正统的四书五经,所学的易经更是传承自穆修。

    老师李之才对易经推崇备至,在决定向他传授易经时就再三强调说,易经的内容是至高无上的,是集玄学大成之书,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奇书,只要能领悟其中的精。髓,就能像周文王一样开创一个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李之才甚至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在辞官之后,效仿孔子学琴的经历,去羑里城住上一年半载,深入领会文王演易的情操和胸怀。

    邵雍搬到苏门山之时曾写信给李之才,约定师生二人择日共赴羑里城,李之才欣然答应。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邵雍在春暖花开时先行到达羑里城等候老师赴约之际,收到的却是老师暴病身亡的噩耗。

    邵雍当天就病倒了。

    师生之情绵延近二十年,两人之间无话不谈。

    李之才于邵雍,不仅是良师,更是益友,他的人生观,大部分是来自于李之才的教导。

    李之才的乍然离世,令邵雍觉得自己生活中撑天的柱子又倒塌了一根,更是痛惜自己没能先行去找老师,没能见到老师的最后一面。

    他知道,老师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跟他说!

    最后一次通信中,李之才还说起要在有生之年把文王的为君之道研究透,师生二人联手写一本《周易详考》,为天下读书人指明正路。

    昔人已逝,音容犹在。

    邵雍睹物思人,心情极其低落,气息不稳四肢无力的毛病竟然绵延月余,一个字也没写出来,只是每天在羑里城内走一走,缅怀与老师书信来往的时光。

    不知是不是抱恙之躯格外敏感的缘故,邵雍在悲痛之际,竟然有了新的感受。

    他刚到羑里城的时候,心情是期待未知的,期待中带着些许茫然,老师的噩耗传来,虽然没有指明要他继续深入研究周易,但是他已经主动把老师的遗愿当做了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有了明确的目标,心情变成了期待成功!

    换了一种心情解读周易,得出来的结论竟然是另外一个走向,有时候还能得到截然相反的结论。

    他一度怀疑自己苦读十数年所理解的周易意境出了偏差。

    邵雍对周易卦辞的认知和理解,是从春秋典故中慢慢熟知的。

    李之才通读《春秋》,给邵雍讲易经的时候,周易书中所有的卦象都能从《春秋》中找到一则典故。

    关于泰卦的卦辞,用的典故就是重耳返国。

    晋公子重耳在流亡十数载,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辗转于各诸侯国,最终启程返回晋国的时候,已经过了六十花甲之年。

    晋大夫董因在迎接重耳的时候说了一段话,“臣筮之,遇泰之八,曰,是为天地配享,小往大来。今及之矣,必有晋国。”

    李之才讲解的意思是,董因占卦卜问公子重耳返国的吉凶,阴爻不动,本卦变卦皆为泰卦,天地配享,是阳在下而往上升,阴在上而逐渐消,所以说天地相配。

    小往大来,意思是说,“小”为刚登上帝位的惠公,“大”是在外颠沛流离的惠公兄长重耳,阴小就要走到尽头,阳大即将出现,暗喻惠公去位,重耳掌国。

    在重耳没有取得最终成功的时候,所有的话都不能挑明,所有的支持都不能放在明处。

    邵雍的发现,就是在这里开始的。

    董因站在朝臣的位置,借着卦辞,含蓄的表达自己对于重耳掌国的决心。

    换句话说就是投诚和站队:“如今是时候大展抱负了,公子您必定能成为晋国的明君!”

    李之才对此的点评是,为臣者欲施展抱负,必须遇到重耳这样有声望的明君,只要时机一到,苍天和大地都会呈现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的吉兆!

    当邵雍站在文王当年被囚的残垣断壁前,怔怔的看着半人多高的围墙,石缝里长出的野草,脑海里盘旋着“拔茅茹以其汇,征吉。”的爻辞。

    作为君主,必定不是因为饿了一整个冬天看到能有草根可嚼食果腹就视为吉兆。

    那么,文王写给儿子姬发的信中泰卦的爻辞,是要隐晦的表达什么意思呢?

    撇开身份地位,作为一个刚刚经历了饥寒交迫的将死之人,每一封信,都会视作是绝笔吧?

    在这个时候,作为父亲,文王会跟自己的儿子说些什么呢?

    邵雍想起母亲去世时叮嘱他说邵家男儿从祖上就有废寝忘食不知寒暑的习惯,一定要代她好好照顾父亲的起居饮食。

    或者,文王也是这样,要自己的孩子不忘祖先,更要维护好臣民的生计?

    这么一想,邵雍的思路突然就开了挂。

    文王的祖先叫做后稷,好耕农,善于种植粮食和作物,做过尧舜时期的农官,教人耕种。

    邵雍看过农夫耕种,春夏的时候要将田间的杂草连根锄掉,秋天的时候将收割后的麦秆堆在一起烧灰沤肥。

    表面上,文王是教儿子如何种植——在春天播种的时候就要展望秋天的收成,不要只开垦自家附近肥沃的土地,还要派人到不适宜种庄稼的贫瘠土地上另想办法种树种桑麻,再坚硬的土地只要多开垦几次就能松软,还有不要忘了杀虫,这样才能有好的收成。秋收之后,自己家庆祝一下就好,不要跟别人攀比,收成好的话不要炫耀,以免带来灾祸,农闲的时候也不要歇着,自己带人把城墙修好加固,不用等我来信跟你说你才去做,这些小事就不要劳烦你们的母亲,让她好好享福就行。

    事无巨细,连如何睦邻如何奉侍长辈都考虑到了。

    真真正正是一封爱子心切的家书!

    眼见商朝的繁华,回想周国的贫穷,文王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地域与地域之间的人文差距。

    商纣王有心要灭掉周国,周国也只能接受。

    文王最坏的打算就是,即便是周国灭亡了,姬昌的子孙也不能忘记自己祖先的优良品质和长处。

    君王之所以能成为君王,有充足的粮食和归顺的百姓,才是立国的根本。

    研究透了一个人的本心,再去研究他的为君之道,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于是,邵雍就用这个思路,每天去石室墙外继续研究周易,直至返回苏门山。

    不曾想,一只乱入的老鼠就打破了他的思路。

    泰之蛊,用在温老先生家竟然可以解读为西北地下藏有千金。

    乾,为西北,为金,为圆物,这些对应得上。

    坤,为地,为土,为方,在上卦,理解为覆盖着钱财,勉强说得过去。

    六爻动,坤变艮,黄土变砖石,把钱财严严实实的藏好,完全符合常理。

    问题是,千金的千数,是根据哪个卦定的?是乾?是坤?是艮?还是泰?抑或是蛊?

本站推荐:超级全能学生官梯神级透视神藏我的微信连三界甜蜜婚令:陆少的医神娇妻医品宗师无上杀神撩倒撒旦冷殿下修仙高手混花都

观梅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风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白龙在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龙在野并收藏观梅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