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 > 33.死都不会挑时候! 一更半

33.死都不会挑时候! 一更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xs.co,最快更新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最新章节!

    十一月初, 凛冬将至。长安城的寻常百姓家都会挑着天气好的时候,将新鲜河鱼、藕等物制作成“鲊”。

    所谓“鲊”,便是唐人经过加工制作能储存许久的鱼类食物。

    李白一大早将整整一竿子鲜鱼挑了回来, 按阿寻说的洗净切片,撒上细盐放在箩筛里头,再以布裹起来,叫七娘往上压一块大石头。

    七娘打着哈欠照办,嘴上还要碎碎念“不就搬块小小的石头, 干嘛要把我喊起来, 我都还没睡够呢。师父你可真是老了”

    李白没好气地弹她脑瓜“逆徒要不是你扎我, 我这几日能不敢弯腰吗”

    七娘闻言,卖乖地晃了晃耳边两只垂鬟, 蹦跶着把余下的大石都给压上去。

    晌午的日头最好, 这么暖融融一晒,盐腌制的鱼块就沥干了水分。阿寻从悲田坊回来之后, 只需要将鱼肉置入腌菜的大坛子里, 加入花椒、莳萝、茴香和葱姜醋酒等物,封罐倒置候着就行了。

    阿寻见七娘好奇,难得多说几句话“等彻底腌透,七娘子就能吃了。虽然味道比不上鲜烧的荤菜, 但胜在冰天冻地的时候, 有一口肉吃。”

    七娘吸溜着口水“是是什么味道哒”

    “酸甜口, 还带着一股酒香。”阿寻答。

    李白听到有酒香味儿, 顿时乐得不行“等过几日, 我寻些冬藕和蒲黄根浦笋回来,我们再弄个藕稍鲊、浦鲊吃吃。”

    这东西在长安也不算难得,使些银钱, 便会有农户争着去泥塘子、河边、灞上挖取。

    阿寻约莫是猜到李白打了这种糟蹋银钱的主意,顿了片刻,道“秋冬天里绿蔬少,因而咱们长安人家还有一种菹齑,是将水芹、胡蒜、荠菜等植物用盐醋腌制的。今年时令菜已经过了季,太白先生若是有意,待明年我便早早备下。”1

    李白抚掌叹道“嗯,这个好我听贺兄还提起过一种翰林齑,用时菜五七种,满瓮清美极有食欲。等到明年我们都试一试”

    阿寻便在七娘的欢闹声中笑着应下来。

    十一月十五日,月圆之夜,西京终于在百姓们的惦念中落了一场雪。

    今岁的初雪不大,只是后劲儿十足,纷纷扬扬的雪粒子接连落了三日。等到屋檐上都盖了一层雪帽儿,马蹄声隆隆从西城门外而来

    兵部尚书萧嵩回京了。

    兴庆宫,勤政务本楼。

    李隆基穿着一身帝王的衮冕服正坐于龙椅之上,底下跪着刚刚入京的萧嵩。

    萧尚书年轻时候一副好皮相,如今年过六十,长于练兵驰骋沙场的经历倒叫他愈发带了几分老辣之气。

    李隆基挥手叫人起身,笑道“朕听闻萧尚书此番大破吐蕃军队,是用了什么法子,且来说与朕听听。”

    萧嵩谨慎道“陛下过誉了。此事说来也巧,是从族中一顽劣子身上得来的巧思。老臣在河西设下反间计,诱使吐蕃赞普杀其大将悉诺逻恭禄,才能有机会在青海大破吐蕃军队。”

    李隆基许久没有这般开怀了。

    开元十四年,凉州刺史、河西节度使王君chuo被回纥诸部背叛刺杀。消息传出,河陇震骇,京师天子一怒,命萧嵩为兵部尚书兼河西节度使,火速前往判凉州诸事。

    没成想这才一年有余,便能得个“大破吐蕃军”的好消息。

    李隆基放声大笑道“好啊好可见我大唐有才的儿郎前赴后继,源源不绝。萧尚书族中这位郎君可曾受了门荫如今做个什么官”

    这话显然是有提拔萧氏后人的意思。

    萧尚书却肃目请辞“不过是个整日招猫逗狗的旁系子侄,不值当陛下留意,且随他去。”

    李隆基闻言笑了笑,果然没再追问。

    兰陵萧氏乃顶级门阀之一,萧嵩这一脉更是梁武帝萧衍的后裔,自有他们族中想要栽培的人。

    帝王连朝政都有些懈怠,又哪肯花心思去管他这些家事。

    李隆基指尖在桌上轻扣几响,开口吩咐高力士“既如此,便加萧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为左相。原先一切职务照旧,与朝中众副相也算是平起平坐了。”

    萧嵩闻言连忙跪地领旨谢恩,一番君臣和睦互动后,这才得以离宫归家去。

    等人走远了,李隆基拄着小臂,面上笑容冷下来“高力士,且别急着让中书省制诏。”

    “三郎可还有什么吩咐。”高力士顿了脚步折回来,弓身候着。

    “叫他们再下一道旨意,朕观兵部侍郎裴光庭,沉静少言,寡于交游,却颇有政务才干,特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兼御史大夫,与萧尚书同日拜副相。”

    “去办吧。”他终于满意道。

    高力士向来对李隆基的制衡之术颇为信服,今日也不例外。

    朝中都知晓,裴光庭与萧嵩同在兵部多年,关系却闹得十分僵,甚至萧尚书几度将裴光庭这个兵部侍郎引进的人才尽数送出长安,做了外职。

    这样两个人同拜副相,岂不又是一对杜暹、李元纮那般的“掐架相公”。

    高力士是一心向着李隆基的,凡事于国无大害、于圣人却有利,他都愿意一力护之。索性叹口气,弓身出了勤政务本楼,在化雪的冷天儿里慢慢挺直了脊梁。

    裴光庭做了宰相,这对裴家来说可是大喜事。

    崇仁坊内,宴席的喜庆之意眼瞅着要溢出坊门了,裴稹却不在府中陪客,而是躲到了李白的小院里偷懒。

    一脸颓相的裴三郎鞋底靠近炭炉,等着炉子上的酒温热,已经打起盹来。

    七娘正专心地用火钳翻动着烤栗子,像一只等吃食的小松鼠。她见裴稹和李白的酒已经热了,又太占地方,索性敲了敲炭炉边“裴三稹,李十二白,你们的酒好啦”

    宛若一位辛勤的食堂大妈在喊号子。

    李白差点被逗得呛住,咽下嘴里热乎乎又甜糯的板栗,伸手去拧她耳朵“胡闹,怎么称呼三郎呢”

    七娘知道李白没使劲儿,却还是做作地龇牙咧嘴“那还不是他们都叫你十二白,我想喊得亲近些,才叫裴三稹。其他人求我我还不乐意喊呢。”

    说到这里,七娘又有些好奇起来“师父,你们名字都是单字,才会十二白、三稹的这样喊。那要是双字呢比如陛下,难不成是喊李三基”

    “基”字念到一半,七娘的嘴就被两只大掌慌忙捂住。

    裴稹那点瞌睡也被完全吓醒了,又爱又恨地捏着七娘脸蛋“你这丫头是真敢说啊”

    七娘瞪他一眼,待撞上李白凶巴巴的视线,连忙低下头,软和着声音道“我错了,师父。”

    裴稹心软,见不得小娘子这般,也跟着求情和稀泥。

    李白便幽幽道“七娘什么德性你还没吃透吗认错比谁都快,一旦有机会,她下次还敢,皮且厚着呢”

    “师祖说了,我这样的性子去军中才不吃亏。说不准还能建功立业呢,”七娘插空小声为自己找补。

    李白有些头疼“别提你师祖。”

    自从七娘扎了他的腚,裴旻再喊他练剑,便也会进行这般魔鬼训练,逼得他剑技短期内提升了一大截。

    裴稹闻言,跟着七娘乐起来,方才郁郁寡欢的样子也一扫而空。

    李白这才端了酒碗与他碰杯,问道“怎么,今日裴府宴席上的御赐名酒不好喝,跑来我这儿讨酒”

    裴三郎苦笑“旁人不清楚,你还不知晓吗我阿耶此时拜相,可算不得一件好事。”

    李白用无声表示了对裴稹这话的认可。

    炭炉上的栗子壳烧得爆开,发出一阵脆响。须臾,烤栗子的香气就扑鼻而来。

    七娘慢悠悠剥开个红壳毛栗,犹豫了一下,递给裴稹“别怕。贺家阿翁跟我说,他的天塌下来,有张九龄在前头顶着呢。你阿耶也找个天不行吗我看张家阿翁就很不错嘛”

    裴稹乐了“张相公听过这话,不知作何感想。”

    事实上,裴光庭还真考虑过这件事。

    张九龄是张说走后的“文学派”主心骨,值得托付;而宇文融一派有李林甫在,裴光庭断不能融入。最重要的是,李林甫近日升任了刑部侍郎,这人生性阴柔,工于心计,裴家有大娘子武氏这层关系在,免不得会被他算计。

    李白明白过来裴稹心中所虑,问“前任张相公与宇文融,究竟因何事对上的”

    “听我阿耶说,两派关系完全破裂,是因为吏部铨选的十铨问题。”裴稹掰着脑壳,把他知道的那点陈年政事都抖搂出来,讲给李白和七娘听。

    原来,自太宗朝起,吏部铨选便有一套固定的三注三唱程序。

    因为需要从每年的十月持续至次年三月末,耗时太久,工序复杂,已然压得吏部有些喘不过气来。到了开元十三年 ,当今陛下东封泰山,铨选一再延误,宇文融便出面请奏,分吏部为十铨。

    “十铨”以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右散骑常侍、户部侍郎、蒲州刺史、魏州刺史、荆州大都督府长史、郑州刺史、怀州刺史十人分掌,试判之后再入禁中,在御前直接决定人选。3

    主打一个谁都拥有参与感,独独吏部被排斥在外。

    “总之啊,就是宇文相公身兼数职,权位甚重,还公然插手吏部铨选事宜,动了已故张相公的地盘,就嘭炸了。”

    裴稹总结完毕,已然明白,他们裴家的路,早就被陛下给算好了。

    李白笑呵呵盛了两碗酒“不过都是盘中棋子,何必再自困呢。来,先为今日的裴相公,干”

    爆竹声声起,开元十七年悄然而至。

    这一年,在整个盛唐史上都拥有完全不同的特殊意义。不只是因着中枢政局一连三变,更因当今天子李隆基,雄赳赳气昂昂步入了四十五岁中年男子的大关。

    八月,李隆基在臣子们一浪赛过一浪的“春秋鼎盛”吹捧中,逐渐迷失了自我。随即颁出一道前无古人的诏书

    “将朕之生辰八月初五,从此定为千秋节,大唐疆域内百姓同乐,举国欢庆,岂不美哉”

    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以来,哪有皇帝上赶着“自我作古”的这是要人明着把他当神敬拜啊

    朝野闻之震惊。

    独独圣人自个沉浸在那种居功甚伟、骄傲自大的情结中拔不出神来。

    张九龄劝得太多,已然惹得李隆基不满;就连高力士此番也忍不住寻了个机会,试图提醒他家三郎,还被李隆基狠狠踹了一脚,骂他“败兴”。

    千秋节似乎无人可挡。

    于是,到了八月初五当日,长安城上下都陷入了一场荒唐又奢靡的欢庆盛典中。

    兴庆宫前挤满了人,李白带着七娘也在其列,往旁边挪两步,还能瞧见贺知章、裴稹、王昌龄等人。

    陛下不知忽然起得什么兴致,还效仿隋帝亲手调羹,赐朝中肱股之臣饮用。张九龄自然是在其列的,贺知章竟然有幸也得了一碗。

    七娘眼巴巴瞅着贺知章喝完,仰头问道“贺阿翁,好喝吗陛下亲手做的羹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贺知章笑着向东方遥遥一拜,跟赐羹的内侍说几句寒暄语,等人都走了,才对着七娘抚须摇头直叹“陛下怕是不认得盐与糖”

    众人沉默。

    宫中的御用盐与七娘的岩盐相比,颜色上要偏黄一些。而唐人的白糖已经能够做到色泽绵白,实在是很难才能混淆。

    七娘扁扁嘴“悲田坊的孩子也分不清,因为他们从前都没怎么见过青盐白糖,更别提吃了。”

    陛下却是正好相反呢。

    这一碗糖盐不分的赐羹,叫处在热闹中心的臣子们都有些迷惘起来。

    千秋节之后,陛下不知被何事吸引了注意力,长安城中勉强安生了两个月。

    李白这才有空停下来,好好给剑南写一封回信。

    去年四月,他借着登科入仕与家中书信往来时,便已经托了阿耶与安陆许相公家三房商议亲事。

    婚嫁之事,终究不是儿戏,需得按照六礼的流程一步步来。即便李白自己不在意繁文缛节,为了许二娘的声名着想,也得事事周到顾全。

    于是,从纳采、问名、纳吉到纳征,便足足拖了一年有余。好在,上月兄长李凝已经代李家前往安陆下聘礼,听李客信中提起,聘礼的动静似乎还搞得不小,绵州府衙吓一跳,还当他们家是要搬出剑南道了。

    李白对兄长与阿耶的夸张早已习以为常。

    倒是七娘,自从知道了许葭真的要嫁给李白,几乎每日都要问问“许家阿姊什么时候到长安啊”。

    李白听得耳朵长茧子,忽悠道“快了,月末应当就来了,自己掰指头数。”

    信以为真的七娘开始兴奋地翘首以盼,盼着盼着,盼到了十一月月末,依旧不见动静,七娘便有些着急起来。

    土灶灶屋内。

    阿寻正在案前切菜,而七娘撅着屁股跪在灶台底下,正专心研究着如何才能点起火。

    李白解了官袍扣子,一进门便气哄哄嚷道“好哇,好哇陛下今日亲谒五陵,已经定下自己的陵墓安葬之地了我看这盛世气数也是”

    将尽了

    话未说透,李白的怨言便被打断。

    “什么,陛下要死了”七娘从土灶底下钻出个小脑袋,一脸的炭灰,遮不住澄莹眸子里的担忧,“那他老人家死了,会不会耽误你迎许家阿姊进门啊”

    又道“他怎么这么不会挑时候”

    李白“”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本站推荐:圣墟元尊一念永恒龙王传说大主宰牧神记雪鹰领主绝世高手斗罗大陆3龙王传说太古神王

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风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鸦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鸦瞳并收藏穿成李白的抱剑小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