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 明生传 > 第十九章 寻人计划

第十九章 寻人计划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xs.co,最快更新明生传最新章节!

    日月交替广厦起,得陇望蜀风云动。

    黑夜总是最好的掩护,狗子看到摩西野兽般的眼神,似乎预感到一场偷袭或者屠戮,父子二人很明智的选择连夜出航,来避免一场明显对己方不利的冲突,想拿到的都如愿以偿,人要知足,否则很快报应就会降临。

    五百多里海路,日夜兼程,轮流操帆,第四日傍晚,众人已经遥遥望见远方的一个小黑点,月亮湾就在眼前。岸边忙碌的人群也终于发现归来的明生号,赵杨氏引着一众妇人站在刚刚修好的栈桥上翘首以盼,迎接归来的丈夫,儿子,兄弟,迎接带给大家的生之希望。

    浪漫从不在于现实,在于人们心中对希望的抽象,狗子看着岸边人影绰绰,周围翠树掩映,一种从未有过的仪式感油然而生,甘之如饴。

    下得船来,妇人们拿着鸡毛掸子在汉子们身上敲敲打打,扫去晦气,一句“家中安好”免去忧心,汉子们一句“平安归来”道尽亲情,从不说旅途的劳累,只叙说结局的完满,自古如此,从未改变。

    狗子被老娘敲了几十鸡毛掸子,苦着脸哀求老娘赶快伺候自家老爹,方才钻进窝棚,要美美的睡一觉。此行收获巨大,共计得银六万余两,要尽快把钱花出去才行,你不用它,那就是快石头。

    第二日清早,狗子吃罢早饭,便由福伯护着一路巡视月亮湾,进度虽谈不上喜人,但还可以接受。远处的盐场已经完工,二十几个妇人,并伤残老兵正在忙着晒盐;两洞砖窑也已建好,黑烟滚滚,已经烧出了不少红砖,其他诸如民居,仓库等等则进度缓慢,这怪不得乡亲们偷懒,一则砍伐的树木还未风干,二则砖窑刚刚出砖,众人纵使有力气,也没有地方用。

    “春哥,人不够了啊,除去小的,老的,咱们能干活的就不到百人。”李伯李大管家也顾不得春哥等人的辛苦,大清早的就拉住春哥,拿着小账本同春哥抱怨。

    “这么多人,怎么就不够用了呢?”春哥摸摸后脑勺,从前是只看顾好一家三口,现在是乌泱泱一大片人,现在你居然跟我说人不够,这不是开玩笑么?

    “你看看,盐场那边二十几个妇人,还有伤残的哥哥们,倒也无事,砖窑那边要三十几人才够用,现在就二十人勉强维持,这样不是长久之计,这一大片的房子只是刚刚打好地基,就剩下不到二十人怎么够用,加上你们船上的二十口子,两年都建不完,你说怎么不缺人?”

    “狗子,听听你李伯说的,你们商量一下,你爹我还有事。”狗子爹果断甩锅,头痛的事交给儿子,准没错。

    “李伯,我知道人不够用,这个先不说,粮食呢?现在买粮还算平稳?”狗子找块相对干爽的草地坐下。

    “粮价还算平稳,这两年咱们附近没有战事,卫所和边军总是有粮食流出来。”

    “有粮就好,李伯,仓库要最先搞起来,粮食咱们要多存些,半年的吃食一定要存好。万一有什么天灾人祸,也不至于惊慌。”

    至于人么?狗子也不是圣人,小手一挥,人人景从,缺人咱就招工呗,还能怎么办?吩咐李伯将一众老兵召集过来,大家一起商议。

    “诸位叔伯,咱现在的生意越做越大,目下人手短缺,大家看有什么法子没有?”狗子单刀直入。

    老兵们沉默半晌,听惯了按吩咐做事,偶然间让自己拿个主意,即使那平时不动脑子的,也做搜肠刮肚,苦思冥想状,主家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必须要尽心。

    “我们这些人,都是当初从山东卫所抽调的正兵,军户的日子苦啊,靠着那几亩军田根本就不够吃的,何况如今军田也差不多都被卖的卖,占的占,留下的也都是贫瘠之地,又不能做那佃户,只靠农忙时做些零工,上官偶尔的差事讨生活,百户养着十几户,千户养着百十户亲兵,其他的谁管你死活。不如我等都回去一下,带些无依无靠的过来?”张春来老汉年龄最大,身形消瘦,已过不惑之年,右脚的三根脚趾当年在攻城时,被倭兵砸烂,虽侥幸活了下来,走路也是不稳,好在心思细密,在一众老兵中威望最高。

    众人有人点头,有人摇头,点头者自是赞同,摇头者也不无道理,别看这些军户平时如烂泥一样不值钱,上官们却是看顾得紧,发现逃逸,轻则棍棒上身,重则身首异处。原因也是让人悲愤,各个卫所从上至下,书面上的正兵名额是固定的,一旦遇到战事,上官差遣,你一个千户只拉百十人是个什么意思,真当皇令是玩笑?

    所以说拉走这些军户,哪怕是军余都是有风险的,遇到良善的上官,只当看不见,遇见那阴狠的,老子弄死你!

    “还是流民稳当些,去年山东几个州县旱灾,听说流民数万,官府安置有限,都不知死了多少,还有些上山当了草寇的,这些人有口吃的,便能拉过来。”福伯皱着眉头说道。

    众人七嘴八舌,又有人陆续出主意,买人的有,抢人的也有,狗子挥手示意众人禁声。

    “诸位叔伯,我意三足同行:

    其一,张伯父领十人,走访各处卫所之地,以相熟之人为主,生人莫问,愿者举家迁徙,每户三两纹银安家,丁者月银二两,携银千两以备。

    其二,福伯领十人,走灾荒之地,招募流民,良善为主,泼皮无赖者不招,愿者举家迁徙,每户三两纹银安家,丁者月银二两,携银千两以备。

    其三,孟叔领十人,联系人牙子,六至十四岁者皆可购之,以家仆为名,携银两千两以备。

    此行切记,不入城,不走官道,躲避巡检富户,我等非是良籍,没有路引,诸位叔伯需万分小心仔细。”

    狗子拿起葫芦咕咚咚饮了大半壶水,继续道“两日后启程,船停宁海州象岛,以一月为期。对了,诸位叔伯也没个家室,孟叔辛苦些,这事也着落在你身上,不怕花银子。”

    狗子吩咐完毕,众人自是一番商议,怎么乔装改扮,所经州县,人员分配等等,足足折腾了两个时辰,方才各自散去。

    以上种种,自有分派,狗子心里却另有打算,寻到在工地挥汗如雨的老爹,计议一翻,两人乘着舢板返回靠山屯老宅,第二日起早,赶着驴车,载着人参,貂皮赶赴新山集,去会那位郑矿使。

    这位郑太监活的好不惬意,狗子父子在正厅等了足有半个时辰,方才抱着个两岁的娃娃优哉游哉的步入正厅,坐于主位。

    “赵官人所来何事?”郑大太监也明白,年供已交,此时来定不是送银子,莫不是有甚么狗屁倒灶的事需咱家帮忙?最是厌烦这些前脚巴结,后脚央人办事的主,也就没给狗子父子二人好脸色。

    “得矿使大人抬爱,小人此行却是颇为顺利,得了些稀罕货色,看看能否入贵人的眼?”春哥说罢,挥手示意随从将几个大箱子抬入,箱盖打开,入眼的便是名贵的人参,貂皮。

    郑太监也是个识货的,将娃娃交于侍女,紧步上前,一会抚摸这貂毛,一会摩挲着人参,米粒般的小眼睛闪闪放光。

    “赵官人这是何意?”

    “小人知晓大人每年都有皇爷的差事,却是寻了诸多友人,也想为大人尽份心。人参两百斤,貂皮两百张,作价八千七百两,到得年底,您也不必为此事烦恼,您看可好?”春哥拱手说道。

    “如此甚好!”郑太监怎么能不高兴,每年为了这些供奉不知道废了多少心神,也弄不到如此大的数量,辽南荒僻,比不得辽中,辽东,那些泼皮无赖也没本事碰到这些金贵物,而今有人自荐枕席,何乐而不为。

    “只是有一点,我这里是没有银子给你,不过你也不必担心,以铁锭作价如何?某不叫你吃亏就是。”

    这老倌的算计可真是明白,银子一分不出,拿铁锭作价,也不管春哥如何出手。狗子却是心里乐开了花,合该小子雄起,老朱家有你们这些家奴,也不知是做了什么孽。

    “郑大人,经营铁锭生意需官府核准,这如何使得,小人还需保全一家老小。”春哥很是惶恐,可不敢拿一家人的命开玩笑。

    “怕甚!在这一亩三分地,咱说的算,难道你还敢造反不成?打造些农具也就是了,只要你不做那伤人的东西,我由得你做。”

    春哥自是点头应了,趁着郑太监高兴,便说道“还有一事劳烦郑大人,我儿春哥打算回山东探亲,但您也知道,我等都是逃籍,求您给开具路引,行走也好方便。”

    “此事简单!你我小酌一番,待你走时给你就是。”郑太监慨然应允。

    不想事情办的如此顺利,路引就这么简单么?其实狗子父子不知,这些常年混迹于官场之人,都有些三亲六故,狐朋狗友,帮忙开具路引更是家常便饭,平时书房都是备着一叠路引,有人央求,填个名字,籍贯,不要再简单的事。

本站推荐:毒妃在上,邪王在下逍遥游寒门崛起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神医凰后银狐天医凤九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不朽方士寒门状元

明生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风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庸石君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庸石君并收藏明生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