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 我不想当崇祯 > 第四十一章 推行新的贸易法令

第四十一章 推行新的贸易法令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xs.co,最快更新我不想当崇祯最新章节!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朱明觉得明厂的衙门似乎看起来更大了一些。

    走进大堂,朱明瞅着那块“公正廉明”的牌匾,咧嘴大笑:“魏公的毛笔字有待改善啊,这样的牌匾,你怎么舍得挂出来?”

    魏中闲把手中的毛笔一扔,笑道:“要是全天下的人知道皇上的字迹都不如臣的这些字好看,或许会笑掉大牙。”

    朱明的笑容僵在脸上,拿起桌上毛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公”字,但越看越觉得不好看,随手把毛笔一扔道:“毛笔字实在太难练了。”

    魏中闲端过一个铜盆,让朱明洗了手,才请进后院的一间僻静房间中。

    “皇上让钱龙锡停止搜集证据,是不是对八大晋商心软了?”魏中闲给朱明沏了一杯茶水。

    “不能说心软。魏公觉得,把那些商人抓起来杀了,就能阻止走私卖国了吗?”

    “杀人,可是最行之有效的手段。难道皇上不这样认为吗?”魏中闲一直信奉“有刀在手天下我有”,在真正的实力面前,一切都是浮云。

    朱明觉得魏中闲的话总是没错的,但是,他当崇祯才一年,而杀的人已经不少了。

    他自然不希望一直杀下去,那样,他会变成另外一个崇祯。

    确实,那些商人、大臣现在害怕了,敢怒不敢言,但将来呢?

    怒气和怨气积攒多了,不是什么好事。

    朱明喝了一口茶水,茶叶放多了,很苦。朱明艰难地咽了下去:“魏公总不能一直这样杀下去吧?谁不服就杀谁,是不是除了暴力,魏公就不能玩点儿高智商的手段?”

    魏中闲摇了摇头:“八大晋商,走私贩卖,哪一条都可以定他们的死罪。况且,他们一个大家族就有十几口甚至上百口人,加上受牵连的、连坐的,下狱者恐怕千人之多,如此多的人,皇上是不是心软了?”

    “没错,是心软了。朕始终觉得,株连九族和连坐太过残忍,毕竟孩子是无辜的。”

    朱明始终迈不过心中的那道坎,大人犯了错,几岁的孩子甚至婴儿都跟着杀头,他心中难以接受。

    “斩草必须除根。”魏中闲语气坚决:“斩草不除根,我们等着二十年后被无情地报复吗?”

    朱明坚持道:“只杀罪孽深重的领头人,成不成?”

    魏中闲沉默片刻,叹息道:“就按皇上的意思办吧。”

    ……

    崇祯元年七月二十日,太阳高照,风和日丽,京城菜市口比平日里热闹了许多。

    菜市口,历来被称之为杀人的法场。

    北京的胡同多,街口多,名气最大的当数宣武门外的这个菜市口了。

    菜市口名气大是因为那里曾经是刑场,是朝廷斩杀犯人最多的地方。

    犯人被杀后,尸体很快被人运走,血迹也立即被黄土盖上。

    之后有人在此处卖菜,由于吃瓜看热闹的人多,菜市的生意十分兴隆,故菜市口由此而出名。

    菜市口在京城的名气可是不小,一千年前的辽代,这里是安东门外的郊野,金代是施仁门里的丁字街,明朝时也是京城最大的贸易市场,沿街小摊、商店众多,所以,“四九城”的许多人都来此买货,并把市场中央的最大广场称之为“菜市口”,它的东面更是骡马大市。

    菜市口入口处有一个用木柱子立起来的大门,门额中央写着“菜市口”三个斗大的黑字。

    进得大门,小摊罗列,人头攒动,蔬菜、五谷、农具、皮具、陶器、土布等自发的混杂在一起,沿街叫卖。

    农人商人大多是以物易物,也有使用铜钱、碎银子的,或用几个铜板换几个陶罐,或用几个鸡蛋换半篮蔬菜,或用一匹布换得一只母羊。

    不过,大多数人都是用各种东西换粮食和农具。

    炎炎夏日即将过去,即将进入秋收的繁忙阶段。农民们必须提前做好安排,买好农具,准备秋收。

    菜市口不是稳定的商业街市。农民都叫它“大集”,上市交易叫做“赶集”。

    所谓“集”,便是长期约定俗成,定期在某地集中交易的一种简单市场。

    由于是在繁华的京城,菜市场便成了最大的集市。

    十天轮一次,逢十便是集。

    逢集之日,不但是城内人的大集,而且也是方圆数十里乃至方圆百里的农夫、猎户、商人的盛事。

    这样的大集,恰在秋收之前,更是加倍的热闹。

    从早晨开始,远远近近的老百姓便络绎不绝的涌进京城,到正午时分,集市上已经人山人海了。

    这时,市场中心的官坊面前出现了一阵小小的骚动,许多人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赶过来凑热闹。

    官坊,是官府悬挂告示的一面青石墙,也叫告示墙,有一丈余宽,八九尺高。

    寻常时日,官府通常会把有关市场交易的各种命令文告张挂在石墙上,旁边守着两名书吏,专门给人们念诵讲解。

    到了日暮时分,书吏便收起文告,下个集日再行张挂。

    对于一些头脑精明的商人,官坊是他们特别注意的地方,每次逢集,都要先在官坊前转转,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命令出台,心里有底了再进行贩卖货物。

    正午,是集市最热闹的时候,官坊前突然来了一队兵士。

    他们把一封告示粘贴在墙壁之上,便守护在官坊两边一动不动。

    逛集的人们觉得奇怪,便站在周围看着告示,指指点点。

    正在这时,一个青衣小吏踏上平日讲读文告的石墩,高声宣布道:“集上的所有人都听着:大明崇祯皇帝,宣布在大明推行新的贸易法令,即日起,所有商铺、小贩必须登记造册,领朝廷颁发的营业执照,并且缴纳商税,方可进行贸易,否则视为违法!”

    青衣小吏话音刚落,下方“轰”的一片笑声,许多买卖完毕的农民也围了过来。

    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是嘻嘻哈哈笑个不停。

    一个身着蓝衫的商人高声问道:“征收商税?如今官府也来赶大集凑热闹了吗?我们都是些小本营生,本小利薄,哪有钱去缴纳什么商税?你们说是不是啊?!”

    “是啊!朝廷连蚊子肉都不放过吗?”他身后的一些小商人跟着一起大喊。

    青衣小吏压手道:“诸位不要着急,既然朝廷鼓励经商,必然会出台相应的扶持策略。凡是登记造册、缴纳税收的合法商人,会受到朝廷贸易法的保护,那怕赔了本,也可以向皇家银行临时借贷。”

    “那要是有商人借了银子跑了呢?朝廷岂不是赔了吗?”一人高声问道。

    一听这般不讲诚信的调皮话,轰的一声,人群又一次哄笑起来。

    有些人嚷嚷道:“我看是朝廷变着花样来收税,等赔了本,官府才懒得理你!”

    “对对对,这年头,谁能舍得把银子往外拿,几两银子就能盖一间房子,皇上的有那么傻吗?敢把银钱往外借,肯定是利金高。”

    “官府上次说减少田赋,都没减,这个还能信吗?”

本站推荐:毒妃在上,邪王在下逍遥游寒门崛起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神医凰后银狐天医凤九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不朽方士寒门状元

我不想当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风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雪梦江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雪梦江山并收藏我不想当崇祯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