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小说网 > 我不想当崇祯 > 第三十七章 八大晋商

第三十七章 八大晋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唐砖

风雨小说网 www.fengyuxs.co,最快更新我不想当崇祯最新章节!

    崇祯皇帝深夜召见袁督师,两人相谈甚欢,一直到了五更天才散去。

    至此之后,袁督师不再推脱蓟辽督师一职。

    高奇千躺在草席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恍若隔世,洗发水三个字足够勾起一片回忆。

    他现在十分确定,王承恩、袁崇焕,和他一样,都是穿越者。

    这种情形让他十分激动,那种感觉就像是去外国遇见了老乡一样。

    他思来想去,决定也去弄一个发型,找机会在两人的面前表现出来,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两支船队修整了一晚,第二天,要重新启程了。

    孙元化的船队回辽东,袁可立的船队护送崇祯回京。

    毛文龙一死,孔有德、耿仲明、尚克喜将来肯定会反叛,朱明现在很想立即杀了他们,永绝后患,但是情况不允许,皮岛之上,还有四万七千多的兵力。

    凭借袁可立和孙元化立手中的三千余人,四十几条船,根本打不过。

    而且皮岛上的防御不容小觑,要不然早让皇太极给灭了。

    袁可立对毛文龙的死深感惋惜,建议朱明实行招降安抚之策,任用毛文龙的儿子承祚、副将陈继盛、参将徐敷奏、游击刘光祚为首领。收回毛文龙的敕印,令陈继盛代替掌管。还要犒劳军士,传檄各岛人民,废除毛文龙的苛政,以安抚民心。

    这是一个铲草不除根的办法,陈继盛根本降服不了三个反贼,将来还是会送出人头的。

    要是朱明现在能召唤出大威天龙法力无边的法海,直接挥师,杀进皮岛,一一铲除,根本不会留下祸患。

    可惜的是他没有召唤系统。

    “先回京再说吧。”

    朱明羡慕那些有系统的主角,不得不命令舰队踏上归程。

    这一次远航,看见了辽阔的大海,登上了小山包的山顶,算是一次双岛一日游了。

    没能救下毛文龙,朱明有点遗憾,不过找到了两位相同的穿越者,又让他变忧为喜。

    ……

    京师早已吵翻了天。

    朱兴国躲在自己的府衙里,闭门不出。

    崇祯皇帝已经连续一个月没有露面,几位内阁大臣一起隐瞒,一直推脱崇祯身体有恙。

    后来根据小道消息,其实崇祯皇帝和钱龙锡大人一起微服私访,下江南巡查去了。

    消息一出,吓得诸位大臣,饭也吃不香了,觉也睡不好了。因为他们的家族在江南有众多的产业。

    明律规定,四品以上的官员禁止经商,贪污60两白银就要被扒皮示众。

    但在有明一代,特别是后期,官员经商之盛、家财之富,却远远比其他朝代官员更为显著。

    这是因为,酷刑治吏,虽使官商不敢抬头,但有人钻了空子,想了一个妙招,自己不经商,却可以开绿灯,让家人或亲朋好友经商办企业。

    于是,就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边禁边商的奇特现象,以至于到最后官商横行、富豪迭出。

    由于山西南部有盐池,卖盐、取盐都非常方便,因此累积了大量的财富资本,随之形成了晋商。

    故有“平阳泽潞富豪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的说法。

    最有名的当属明末清初的八大晋商:范永斗、王登库、靳良玉、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

    因为朝廷始终控制着盐的生产,掌握着盐的专卖权,可以根据边防军事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出榜招商。

    应招的商人必须把朝廷所需要的实物(如粮、茶、马、豆、麦、帛、铁等)代为输送到边防卫所,才能取得贩卖食盐的专门执照———盐引。

    如果没有盐引,那就是走私,是要杀头的。

    有了盐引之后,凭借盐引可到指定的盐场支盐,并在朝廷指定的范围内销售。

    这就是“开中制”。

    明代中期,盐业制度由“开中制”改为“折色制”。

    “折色制”是指商人可以直接用银子换取盐引,省去了诸多麻烦,以前只能在边疆经营的商人也可以到内地经营了。徽商就是这个时期逐渐兴起。

    到了后期,晋商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开始大量走私粮食、衣物、炊具,甚至连朝廷所禁止的金属与火药都敢贩卖到后金。

    包括后金入侵中原所需的军事地图与战略情报都可贩卖。作为回报,后金则以人参、鹿茸、兽皮与从中原劫掠的贵重物品与之交换。

    这其中尤以山西商人范永斗最为典型,通过与后金的交易,山西范家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俨然成为晋商的领袖人物。

    各地盐商在朝廷里面的利益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正是钱龙喜最头疼的地方。

    这一次要推行新的贸易法令,重新收取商税,不知道会闹出多大的动静。

    受到土地法令的经验教训,钱龙喜认真听取了孙承宗的建议,现在只是到各地暗中收集相关的情报,绝不会仓促动手。

    ……

    夏日炎炎,飞蝉聒噪。

    一辆马车从山东登州往京城而来。

    于此同时,一辆从江南回来的马车脱离了仪仗车队,转道往西而去。

    等朱明的马车和车队混合之后,才一起入京。

    崇祯皇帝出巡回来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来,文武百官都到宫门外等候。

    他们纷纷探听到了某些消息,皇帝只是到处游山玩水,专走僻静之地,各地的巡抚未能见到皇上,失去一次孝敬的机会,十分后悔。

    这到让京里的许多人放下心来,游山玩水不怕,不是查案就大吉大利。

    朱明坐在马车里,稍微松了一口气。

    终于回来了,还是到家的感觉好。

    好好的休息了一晚上。

    第二天,朱明坐上了久别重逢的龙椅。

    文武百官在朝拜之后,开始议论纷纷,很多大臣早已准备了弹劾之词。弹劾几位内阁大臣对皇帝离京之事没有进行阻止,尤其是今日请病告假的孙承宗老大人。

    朱明听着下面的吵吵嚷嚷,打了一个哈欠,对王恩生点头示意。

    王恩生高喊一声:“肃静!”

    众臣安静下来。

    朱明正襟危坐,看向户部王在晋:“边关饷银筹措之事,事关重大,朕已经答应了袁督师,要粮给粮,要钱给钱。不知这一个月户部筹集了多少银两了?”

    王在晋没想到皇帝一上来就问罪,但户部就是没有银子,他又不是财神,变不出来。站在那里急得满头大汗:“臣请陛下恕罪!”

    户部左侍郎王家祯出列道:“陛下,王尚书已经尽力而为,曾把户部措办边饷之事交于微臣,臣想不出对策,愿意承担主要责任。”

    朱明没想到还有一个愿意出来顶罪的,他的目的不仅仅只是为了兴师问罪那么简单。

    “传朕的旨意:户部尚书王在晋因筹措边饷无术,调兵部任侍郎,户部尚书一职暂由钱龙锡担任,至于王家祯,罚俸禄一年。”

    朱明说完,不等诸位大臣做无用的扯皮,拿出一本宋朝时期的盐税收入史册,道:“国库无银,与税收有关。朕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宋朝盐税收入近千万两白银,而现在的盐税却不及十分之一,而且现在老百姓买盐三百文一斤,宋朝时仅五十文钱一斤,那么这中间的钱跑到哪里去了,又是谁占去了呢?”

    很多大臣看见盐册账本都惊呆了,甚至有些已经开始脑洞皇上的袖口里会不会还有一本当朝的账本。

    朱明将账本重重地摔在案桌上:“这就说明了盐税的税收有问题,朕既要增加税收,还要把盐价降低。

    朕现在想了一个法子,看看诸位爱卿有什么补充的。

    首先,取消盐引制度,实行盐票制度,无论是谁,只要愿意,就可以到盐税司下面的机构买盐,至于把盐卖到哪里朝廷不会管,这样就会形成竞争,朝廷控制最高盐价不超过五十文一斤就行。

    其次,严格控制盐场,盐税就场征收,禁止私自熬盐,出场后就不再征盐税,这样就不用到处设卡查私盐了,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浪费。

    至于军队用盐,可派人专门运输,或者用竞标的方式选择盐商运输。”

    当朱明提出盐票制度制度的时候,很多大臣大惊失色,尤其是从山西、江南一带走出来的官员,他们的家族多数是大盐商,如此一来,岂不是断了财路?

本站推荐:毒妃在上,邪王在下逍遥游寒门崛起锦绣清宫:四爷的心尖宠妃神医凰后银狐天医凤九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不朽方士寒门状元

我不想当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风雨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雪梦江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雪梦江山并收藏我不想当崇祯最新章节